姬忠實:冬 至 | ||||
中國煤炭新聞網 | 2020/12/21 11:43:29 散文薈萃 | |||
今日是冬至,冬至大如年。在二十四節氣中,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。事實上,在殷商時代,冬至曾經作為一年的開端。 在最早的歷法中,冬至是一年之始,因此,民間才有“冬至之后長一歲”的說法,這也說明冬至在古代歷法中的重要性。 在歷法的演變歷史中,周代承襲了商代的歷法,秦代又承襲周代歷法,都以冬至為歲首。漢武帝時,才將正月初一改為一年之始,冬至則被稱為“亞歲”,后來逐漸變成“小年”。 冬至大如年。盡管冬至不再是一年之首了,但很長時間以來,人們仍舊把“冬至”當成年來過,甚至變得越發隆重…… 餃子,是由餛飩演變而來。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,名目繁多,古時有“牢丸、扁食、餃餌、粉角”等名稱。三國時期稱作“月牙餛飩”,南北朝時期稱“餛飩”,唐代稱為“偃月形餛飩”,宋代稱為“角子”,元代、明代稱為“扁食”,到了清朝則稱為“餃子”。 餃子,起源于東漢時期,為東漢河南南陽人“醫圣”張仲景首創。當時餃子是藥用,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?。ㄑ蛉?、胡椒等),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。 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,每年冬至日,都有吃餃子的習俗。因為餃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間還流傳著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的民諺。 時光悄無聲,一路過匆匆;瑞雪欣然飄,天寒好個冬。 在二○二○年的最后十一天,我們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節氣——冬至。交冬數九,天寒地凍。冬月和臘月無論有多寒冷,我們也不要降低愛的溫度,因為這一天,白天最短,思念最長。 冬至到,白天越來越長,它卻拉長了我們的思念,增加了牽掛;黑夜越來越短,它卻縮短了我們的心距,加深了情誼。 二0二0年即將過去,這一年,我們不想經歷的,都經歷了;我們不愿意面對的,也面對了。人生留不住的,依然是青春的純真和荏苒的歲月。 冬至已至,臘梅盛開。我心中有一首詩,已隱藏在字里行間;我心里有一支歌,漸遠在季節的深處。我們分別了,是為了迎接美好的開始;重新的開始,是人生的一種美好,也是一種愿望。 人生就像餃子,你無論是被拖下水的,扔下水的,還是自己跳下水的,一生中不蹚一次渾水就不算成熟。歲月是皮,經歷是餡,酸甜苦辣咸皆為滋味,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。 人生就像餃子,我們難免會被狠狠地捏一下,被開水燙一下、煮一下,甚至被咬一下,你倘若沒有經歷,硬裝成熟,總會有露餡的時候。 人生就像餃子……人生中所有的經歷,都是我們的財富。 作者簡介:姬忠實,筆名鐘時,男,漢族,籍貫、出生地安徽靈璧,大專學歷,《農村孩子報》創始人之一,現供職于中國改革報社,2003年獲新聞采編人員資格培訓合格證書。曾任農村孩子報社校對、編輯記者,中國企業報社新世紀周刊編輯記者,中國礦業報社編輯記者、三編室主任,時代中國雜志社總編室主任,中國國家能源雜志社副主編,中國經貿雜志社主編。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二十多年來,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,多次榮獲好新聞獎和好版面獎,先后發表了三百余萬字的新聞、文學作品,其中《不該發生的悲劇》榮獲由中國作家協會、中國報業協會、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舉辦的“第六屆中華大地之光”征文二等獎,《勤政不息為礦山》入選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出版的《人民萬歲》一書,《統籌兼顧整合鋁礦權資源》被《人民日報》轉載。 代表作:《鋪滿晨曦的小路》《不該發生的悲劇》《難忘槐花香》《雪,你是春的序曲》《靈璧賦》。
|